跨國貿易

【跨國貿易系列:貨運篇】貨出得去,錢進不來?——從 Incoterms 與提單機制釐清貨運風險

跨國貿易

本文深入剖析國際貨運中「國貿條規(Incoterms)」與「提單(Bill of Lading)」兩大關鍵機制,協助企業釐清貨運環節中的權利、責任與風險歸屬。內容涵蓋 Incoterms 在交貨點、風險移轉點、費用分擔點的劃分,並詳述 EXW、FCA、FOB、CIF、DDP 等常見貿易條件的實務差異。此外,針對提單作為貨物所有權憑證的重要性,特別強調指示提單與記名提單的風險區別,並提供相關建議,以避免「貨去錢空」的損失。

【跨國貿易系列:貨運篇】貨出得去,錢進不來?——從 Incoterms 與提單機制釐清貨運風險 Read Post »

【跨國貿易系列:金流篇】國際貿易付款條件深度解析:確保穩健金流,掌握交易成敗關鍵

跨國貿易

本文深入剖析國際貿易中五種主流付款條件:預收貨款、信用狀、付款交單、承兌交單與放帳。從賣方零風險的預收貨款,到買方主導的放帳,逐一拆解其運作模式、風險歸屬、潛在陷阱與契約應對策略。旨在協助企業在跨國交易中,選擇最有利的金流結構,確保貨暢其流,金暢其流。

【跨國貿易系列:金流篇】國際貿易付款條件深度解析:確保穩健金流,掌握交易成敗關鍵 Read Post »

【跨國貿易系列:模式篇】從 OEM 到 JDM——剖析跨國代工的商業模式與核心法律議題

跨國貿易

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國際供應鏈中代工廠與品牌方合作的法律核心,特別聚焦於 OEM、ODM 到 JDM 等不同委託生產模式所涉及的法律風險與合約重點。對於代工廠而言,協助企業在面對海外品牌方時,能預先佈局並建立有利的法律防線,尤其強調智慧財產權的歸屬與保護。對於品牌方而言,本文也提供了理解如何與生產夥伴劃分權利義務的視角。

【跨國貿易系列:模式篇】從 OEM 到 JDM——剖析跨國代工的商業模式與核心法律議題 Read Post »

【跨國貿易系列:徵信篇】是訂單還是陷阱?——交易前的盡職調查與詐騙防範

跨國貿易

在跨國貿易中,貨款糾紛常源於對交易對象底細不清。本文旨在提供企業進行國際貿易前的盡職調查(Due Diligence)方法,包括運用公開資訊(官網、Google搜尋、各國公司登記網站)進行初步篩選,以及在金額較大時尋求專業徵信服務(如台灣輸出入銀行)以深入評估信用風險。此外,本文也將剖析常見的國際貿易詐騙手法,如假冒知名買家騙貨及Email駭客騙錢(BEC詐騙),並提供具體的防範策略,協助企業建立最關鍵的風險防火牆,確保國際貿易安全。

【跨國貿易系列:徵信篇】是訂單還是陷阱?——交易前的盡職調查與詐騙防範 Read Post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