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國貿易

【跨國貿易系列:仲裁篇】如何善用仲裁程序並確保妥善解決跨國紛爭?

跨國貿易

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在國際仲裁中,如何善用仲裁機構來確保仲裁判斷的全球執行力。文章首先概覽了仲裁程序,接著提供對於仲裁條款撰擬以及選擇仲裁機構與仲裁地的詳細分析。最後,文章強調了《紐約公約》作為仲裁判斷全球通行證的核心精神與執行機制,幫助企業在跨國商業交易中,透過選擇適當的仲裁程序,為自身權益提供全球性的制度保障。

【跨國貿易系列:仲裁篇】如何善用仲裁程序並確保妥善解決跨國紛爭? Read Post »

【跨國貿易系列:爭議篇】當爭議發生時如何處理——紛爭解決手段與準據法、管轄權條款

跨國貿易

國際貿易糾紛難以避免,但透過契約中的「爭議解決條款」可提供明確、公平且有效的解決路徑。本文深入剖析跨國爭議解決機制,從當事人協商、調解、仲裁到訴訟,比較其利弊。特別強調仲裁在跨國商務糾紛中的優勢,如專業、保密、高效與《紐約公約》保障下的跨國執行力。同時,也探討訴訟在特定情境下的適用性。文章核心也聚焦於「準據法」與「管轄權」這兩項契約條款,說明其在契約中的重要性,以及如何透過事先謹慎佈局,為企業的海外征途提供穩固的法律後盾,以最低成本、最有效率的方式解決爭端。

【跨國貿易系列:爭議篇】當爭議發生時如何處理——紛爭解決手段與準據法、管轄權條款 Read Post »

【跨國貿易系列:合規篇】契約以外的跨境交易紅線:常見法規遵循要點

跨國貿易

本文深入探討跨國交易中,企業除了契約義務外,更需嚴謹遵循各國法規與國際準則的「合規」議題。內容涵蓋產品進出口管制、ESG(環境、社會、公司治理)浪潮下的供應鏈永續合規(環保指令、碳關稅、人權勞工、反貪腐),以及日本特殊的反社會勢力排除條款。說明合規已是企業進入全球市場、維繫品牌聲譽的「通行證」,並建議企業將合規內化為主動的風險管理策略與核心競爭力,以確保商業活動的穩健與永續。

【跨國貿易系列:合規篇】契約以外的跨境交易紅線:常見法規遵循要點 Read Post »

【跨國貿易系列:品質篇】從驗收到保固——建立滴水不漏的品質管理防線

跨國貿易

本文深入探討跨國商務契約中的品質管理,從「到貨驗收」到「保固承諾」,再到「品質稽核」與「績效罰則」,協助企業建立一套完整、客觀且滴水不漏的品質管理法律防線。內容涵蓋驗收標準、到貨即損處理、保固責任釐清(設計、原料、製造、說明或警告瑕疵)、不同商業模式(OEM/ODM/JDM)下的責任歸屬、瑕疵處理機制、保固排除條款,以及品質系統維護(稽核權、品質紀錄可追溯性)與量化績效指標及罰則,最終目標是透過法律化與數據化管理,降低商業損失並篩選可信賴的合作夥伴。

【跨國貿易系列:品質篇】從驗收到保固——建立滴水不漏的品質管理防線 Read Post »

【跨國貿易系列:保險篇】貨物毀損怎麼辦?——國際貿易的貨物運輸保險與索賠

跨國貿易

本文深入探討國際貿易中貨物運輸保險的重要性與類型,旨在協助企業應對貨損、滅失或遲延等實體風險。文中解析國貿條規(Incoterms)中基本保險(如 ICC (C) 險)的不足,並強調投保保障範圍更廣的 ICC (A) 險之必要性。此外,本文亦針對貨物遲延損失的處理方式提出建議,指出此類損失應透過合約中的遲延交付違約金條款求償,而非依賴標準貨物保險。最後,文章提供貨損發生時的索賠黃金流程,包含向運送人提出異議、通知保險公司及保全證據等關鍵步驟,以協助企業將運輸風險轉化為可管理的財務風險,確保貨物與資金安全。

【跨國貿易系列:保險篇】貨物毀損怎麼辦?——國際貿易的貨物運輸保險與索賠 Read Post »